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诡地秘录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小人国

第二百八十一章 小人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关于这些小人的描述,在所有古籍中,最长只有一尺多长,只有史记写了三尺长。所以很多人觉得是记载时写错了,也有人人为是司马迁不太相信只有尺许寸长,所以写了三尺。但究竟是怎样,只有去问司马迁本人了。

不过在其它古籍《太平广记》、《神异经》、《列子》等书中,都把小人国的人描述成有文化有见识,甚至比正常的人类更热爱和平。

我觉得可能真的是一个善良的种族,但或许也是这些矮人太过弱小,只能去热爱和平。

赵山南给我们的这份资料是不同朝代出现的小人事迹记载,都只有一则,毕竟全写下来的话,那得是一本书了。

后世正史古籍甚至也有记载,例如《史记·大宛列传第六十三》括地志云:“小人国在大秦南,人才三尺,其耕稼之时,惧鹤所食,大秦卫助之,即焦侥国,其人穴居也”。

更近一点的记载还有清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上面记载了两则矮人故事:

一则描述了在乌鲁木齐,经常看到身高只有尺许的小人,男女老幼都有。

每到红榴树开花时,这些小人便折下榴枝,编成小圈戴在头上,成群结队唱歌跳舞,他们的声音细如鹿鸣,悠扬婉转。

有的小人会偷偷走到朝廷驻军的帐篷内偷窃食物,如不小心被抓到,就跪在地上哭泣。若把他们捆绑起来,就绝食而死。假如把他们放了,他们也不敢马上跑开,先慢慢的走数尺远,回过头来看看。若有人追骂他们,马上又跪在地上哭泣。否则便慢慢走远,到了差不多追不上的距离时,就迅速遁入深山中。

清军曾进山中寻找过,始终找不到这些小人的居处,也不知他们如何称呼,因为小人喜欢戴红榴,便称之为“红榴娃”。

另一则是是清军守将吉木萨描述的。吉木萨说他曾追山雉追到深山中,看到悬崖上好象有人,便越过山涧前往查看。

在离地四五丈的地方,看到一个脸上和手足长满寸许长黑毛的人,身着紫色的毛披风,与其对坐烤肉的是一位面貌姣丽、蒙古人样打扮的女子,这位女子没有穿鞋,身着绿色的毛披风。旁边有四五位黑毛人在服侍,他们仅有小孩儿大小,身无寸缕,看到人就嬉笑。

说的话既不是蒙古话,也不是其它的方言,如鸟叫,完全听不懂。

看此情形,他们并不象妖物,吉木萨就对他们行礼。忽然,从崖上扔下一物,一看是熟的骡肉半肘。就又行礼谢他们,二人皆摇手谓不用谢。那骡肉足供三四日食用。吉木萨后来与牧马人一起重寻旧迹,却找不到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