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宋北云 > 514、三年5月12日 晴 长安乱不乱,阿奴说的算。

514、三年5月12日 晴 长安乱不乱,阿奴说的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这几日除了宋北云的东海新军到底怎么样之外,大概也就算是赵性突然收到了一份青龙苑的申请表,申请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宋第一法官老丁,看到他在申请表上认真填写的个人资料,赵性觉得有些头大,但却还是硬着头皮允许的老丁的入苑申请。

之后老丁还顺便让自己的侄女婿也写了一份申请,而他的侄女婿作为史家大佬的弟子也被允许进入了青龙苑中学习……

老丁这么干了,赵相那头肯定不服气,老头虽然现在已经恢复了许多,但身子还是不能自由行动,仍然需要人推着行走,说话也含糊。但却因为每日没什么鸟事干,净琢磨人去了,所以当知道老丁干的这件事之后,他也立刻推了自己的弟子进入青龙苑,于是乎晏殊加匡玉生便成为了赵相系的人加入了青龙苑中。

赵性看到这副样子,知道那厮回来之后一定会指着自己鼻子骂的,但……他实在也没有什么高明的办法,只好委婉的告诉老丁说青龙苑内不能分派系,大家都是普通学子……

队伍的忠诚度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看皇帝的,如今的内阁制其实就等于是给皇帝的权力加了一个笼子,同时皇权也在内阁的身上挂了一把贞操锁,你不让我好受我也不让你好受,大家都在互相较劲不给对方舒坦的情况下,下头反而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整齐划一。

至于忠诚度问题? 小宋其实一开始也没想到,还真的就是被晏殊给提醒了,于是乎政委制度应运而生? 这些政委绝大部分都是在世家子弟中选拔而出? 家中有史家弟子、开疆之士和御史台众者优先录取。

这些人会先学习很长一段时间? 而且都必须是读书人? 他们知书达理、深明大义? 在学习的过程中给他们建立一个国与家并重之概念? 把他们的忠诚度拉满。

等到考核结束之后,这些被称呼为政委的人就会被投放到各级部队中,他们在军营中的作用非常大但是权力并不大,他们无法调动兵权,但职级却是与军队当前指挥人员平级? 所有的内务、监管等职责都由这些人完成? 指挥官只需负责打仗和日常作训。而且这个群体会进行定期轮换? 一般这个期限是三个月? 战时视情况而定。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宋北云在青龙苑里把皇帝的职能完整的分析给了赵性听过? 赵性也听进去了。现在赵性就是按照那份职能报告上的内容在行使权利,一般的小事都由内阁自己解决,而大事要经内阁与皇帝共同审议通过才可以执行。至于什么是大事,那份职能报告中也给出了明确的分类。

首先是各级战争,只要是战争都需要皇帝的参与。其次是各种灾害,包括但不限于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这些也是需要皇帝进行参与的。剩下的零碎,比如某些事故、特殊案情也都有明确的皇帝职能划分。

比如一个地方出现了一起凶杀案,如果死亡人数超过三十人,皇帝就必须亲自对案情进行督办和审批,这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冤假错案的存在。再比如某地粮仓在核算时,少了一万五千斤以下都由州牧长官进行处置,超过一万五到十万斤则由内阁处理,而如果超过十万斤就必须由皇帝进行关注。

而皇帝最大的权力则是关于内阁的任免、对等外交和军队建设,特别是军队建设,三年内会逐步将各级将领手中的兵权收拢归于中央,未来只有皇帝本人才能行使调度权,不再会出现授权制。

这一系列的建议内阁看了都说好,建议形成常例。而这种一定程度上的内阁制的出现,看似赵性忙了,但实际上他现在又更多时间去喝花酒了……并且在他喝花酒的同时,内阁还都需要战战兢兢。

没人知道这个制度到底是谁弄出来的,所以史官一笔全部记在了赵性的头上,如今的赵性已经再也不是那个被人管控的小皇帝了,而是在读书人口中心中抱负堪比汉武的一代雄主。

这让赵性都有些莫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