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宋北云 > 869、十年4月28日 雨

869、十年4月28日 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性在桌上翻找了一圈,找到了一本名册,顺着上头找到第三位的包拯之名,在他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后头写上三个字“典狱司”。

其实如今考学,仍是那些书香门第、世家子弟上榜的多,不过因为没有了乱七八糟的学官推举制,现在这帮人都是自己实打实的考上来的。而且普通百姓家的子弟数量逐年递增,呈现出一个很好的趋势。

而今年最有意思的大概就是金榜第十一的那个了,欧阳修,十五岁。连冠字都还没冠呢,就拿了个金榜第十一,虽然是文榜不是理榜,但这十五岁在人群中还是很扎眼的。

不过他虽考了很好的名次,但赵性却没有给他勾圈,因为这孩子是晏殊的徒弟,就用晏殊的话来说,当年拜师当年高中,知道的明白这小子是天纵之才,不知道的八成是要说朝廷黑幕的,所以这欧阳修暂且不述职,等修行两年再评估而定。

又跟丁相聊了一会,赵性便让他先回去了,而这时外头枢密院副使庞吉却刚巧跟丁相走了个前后脚。

“臣不知。”

“嘿,那上头的字朕都认识,可连在一块朕却不明白。这两年从长安回这边考学的人越来越多,怕就是这个原因。”

“唔,的确是难。”丁相点头道:“老臣萌生退意便是因为臣也快看不明白了。”

赵性哈哈大笑后说道:“包希仁跟宋北云是同乡,据说还跟弘文的北坡学士是亲戚,朕当时多看了他几眼,这孩子的确是不错。他还给朕写了封信,上头建议朕重写三法,将民刑分离,再将工农商分离,后逐渐每行独立成法。哎?朕不是转给你了么?”

“老臣看到了,想法是可圈可点,可如今却尚不得行。法典之确立不是谁一拍脑袋便能执行的,这是个牵一发动全身的事,只有当现实之中出了法典中没收拢的案子,才可根据当时之判定而去更改法典,此后法典仍需一代一代不断改进,去芜存菁,历经百年方可成典。否则轻举妄动便会让人钻了空子,这法理的空子一钻,麻烦可就大了,无法可依便无罪可治,乱裁要比枉法更为害法。”

他走进来站在旁边对赵性说道:“朝廷平叛大军已抵达海州区域并在七日内分两路前往泰山、曲阜两地,并谴奇兵经由水路保障万无一失。”

“辽国那边的反应呢?”

“尚且未发现我放动向,杨文广素来擅使奇兵,应是不会被发觉。”

“嗯,你对此次事情怎么看?朕想听听枢密院的想法。”

“哎呀……头疼。”赵性拍了拍脑袋:“那丁相也觉得那个小包可以呗?可以我就批了,归入大理寺,你到时多带带他。”

“一切以官家为准。”

“啥以我为准啊,以行家为准,朕是个外行懂他奶奶个腿。”赵性自嘲道:“丁相觉得如何便如何。”

“老臣以为年轻人最好还是不要贸进大理寺,先去刑部典狱司操练个两年,修法之人先要了解何为惩何为治,让他见识见识那些个乱法者的下场,震慑一番为妙。”

“嗯……可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