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不良人 > 第九十四章 心结

第九十四章 心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可一旦屠城之后,再想攻取高句丽各城,将会遭受更加顽强的抵抗。

李世民乃是知兵之人,自然不肯让唐军被动。

劫掠屠城一时爽,事后就是火葬场了。

不光如此,当时为了攻心,唐军硬是保持着仁者之师的形像,对占领区的百姓不但不劫掠,还好吃好喝的供着。

打下白岩城,发粮食给城中百姓,还奖赏城中八十以上的老人,甚至白岩城里的敌军,李世民都发给钱粮,放他们走,让他们在高句丽宣传大唐仁义无敌的威名。

陛下您受他们投降,之前答应将士们可以放开来抢的,现在也不可以了。

你这样做,不是寒了自己人的心嘛。

娄师德一提起来,大家顿时都记起这件事。

阿史那道真道:“当时是孙代音先说要降,后来又不降,戏弄我军,太宗怒了说打破此城,可任各军劫掠。

然后诸军用命,冒着箭雨和飞石攻城,最终快要破城时,孙代音才终于投降。

李世民用最大的诚意来展现王者之风,按道理高句丽的军民应该乖乖倒戈解甲,以礼来降,国安名乐,岂不美哉。

可高句丽人偏不。

唐军此后不得不一个个啃硬骨头,新城、安市、建安三城始终坚挺,一直没攻下来。

事后太宗又改口说不要劫掠了,才有了英国公李勣和太宗那番对话。”

苏大为也曾听苏定方提起过此事,所以心里有印象。

后来是李世民自己掏腰包,用府库里的钱赏赐士卒,才把此事糊弄过去。

之所以要这么做,正体现“攻心为上”的用兵思想。

屠城容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