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河山风月 > 278、生不逢时

278、生不逢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麾下还是那支唐军,不用李靖的阵法了也没弱,各种闪击战,奔袭战等依旧是横扫四方,灭三国,三擒国主,立下盖世之功。

在此战术思想下,可以任意变化,比如遇到契丹人,就会把骑兵部署到两翼,中军可往两翼抽调;如果和蜀军打,骑兵多在外围游弋,找机会断后,中军要更加厚实,多部署一些人。

遇到骑兵多的敌人多用圆阵为主,遇到步兵为主的多用方阵为主,但也要随机做出变化等等。

这些都是根据情况随机变化的,还要受到交战地点的影响,哪会有什么定式,也不可能照着阵图布个阵就无敌了。

如果阵图真能决定胜负,那高粱河车神早就天下无敌了,何至于贻笑大方。

所以汉武帝想教霍去病学习古人兵法时,霍去病直接拒绝了,说:“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其实不只是他,邵季、慕容延钊等一开始虽然不懂王昭远搞的什么名堂,但都觉得不太行。

因为所谓阵法远没人们想象的那么玄乎和神话,说到底,所有阵法就是方阵,圆阵的结合变化,并没有那么神,再怎么变化也弄不出来高达来。

而这些变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摸得清清楚楚,那时候的兵书就记录得清楚明白了,像周军最喜欢的偃月阵,战国时候的兵书就记得清清楚楚。

所谓的诸葛亮八阵图,李靖六花阵,都是在这些基础上,根据自己本国的军队特点做的调整,说来说去也就是圆阵和方阵的组合。

但这些并不是一支军队最重要的,该打不过,别人乱打都打不过,布什么阵都没用。

这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那时候汉朝刚刚从内战转变为大规模外战,由战略防守变为进攻,由主要对付大规模步兵变为对付大规模骑兵,战略、战术思想都必须与时俱进,不能故步自封。

霍去病真按着古兵法来,而是不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摸索一套打发出来,那就不会有冠军侯,不会有封狼居胥了。

最重要的在于,战争不是一个人,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能决定胜负的事,虽然演义小说喜欢那样说,英雄主义的故事大家爱听,这样也会简化事情的复杂度,但到底还是众多基层士兵和将领决定的胜负。

唐朝要说战功能和李靖相提并论的,那必是苏定方了。

但苏定方和李靖打仗风格截然不同,很少搞什么阵型,几乎都是以骑兵快速奔袭进攻,打乱敌人部署,随后大胆出击,乱中取胜,和霍去病风格很像。

如果王昭远老老实实布个大方阵,说不定还不会输得那么惨,至少后面看不到骑兵冲击的士兵会顶着不让前面的士兵逃跑。

情况会变成后面的士兵强迫前面的人送死顶住骑兵冲击,也不会像现在这种花里胡哨的那么容易崩溃。

李靖敢部署这样的阵型,是因为唐军经历隋末战乱,和现在的周军很像,也是百战之师,战争经验丰富,外面的六军能够快速机动增援,中军也能顶住压力不崩溃。

王昭远来个生搬硬套,不根据自己的军队实际去部署,那不输才有鬼。

就像周军爱使用偃月阵,那是周军对自己的战斗力信心十足才会用的,偃月阵中军要顶得住众多敌人,两翼精锐要能彻底击垮敌军。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