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黄巾张狂 > 第56节 一教留传人

第56节 一教留传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然,胆战心惊的豪强大族们,慑于黄巾军大军的威名,并不敢主动寻找黄巾军的麻烦。相反,这些原本与太平道之间,就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豪强大族,暗中向黄巾军大军输送了不少军粮财物,以便与黄巾军保持一种相对和平的态度。

至于黄巾军一方,由于首领张角对黄巾军战略有着明确的安排,并没有打算与地方上的那些土豪进行纠缠。如此一来,本来应当相互敌对,打得你死我活的双方,居然在常山达成了默契的和平。

甚至有些豪族看好黄巾军的发展势头,或者虔信太平道,干脆加入到黄巾军之中,成为一方小帅,甚至是“太平使者”。

所以,在踏上常山国土地的时候,张狂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危机,反而有着郊游般的轻松。

而军资极为充足的天平军,也没有打算打破当地豪强与黄巾军所保持的这种默契关系。能够用钱买到的东西,张狂并不想因此付出血的代价。

——三国!

——啊,三国!

——有我在,还会有三国吗?

xxxxxxxxxxxx

在巨鹿城停留了五天,天平军就再一次踏上了新的征程。张狂定下的下一个目标,是常山国。

常山国,原本应当被称为恒山郡,由秦始皇攻占赵国后设置。后来为了避“汉文帝”刘恒之讳而改称常山郡,治所在元氏县。此地位于冀州平原的西侧边缘地带,范围包括了太行山的一部分,在冀州算是人口较少而盗贼较多的郡国之一。

从西汉开国时起,常山就不断的在“郡”与“国”之间变换。有史以来,此地经历过张耳、刘不疑、刘舜、刘昺等人担任常山王一职,但都不长久。

直到永元二年【公元90年】,“汉和帝”刘肇封时为“淮阳王”的刘昺之少子刘侧为“常山王”,从此,常山郡就一直被称为常山国了。

常山国与巨鹿郡接壤,太平道的势力也极为庞大。不过,由于“大贤良师”张角在巨鹿郡集结教众大军,常山国的精壮黄巾军,几乎都聚集到了巨鹿郡。

如此一来,黄巾军在常山国,反而没有多少存在感。而利用这种有利的环境,常山国的豪强大族们,便急匆匆的武装起来,建立了无数的坞堡,以保护自身的性命财产。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