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黄巾张狂 > 第36节 人杰当称王?

第36节 人杰当称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上书中,董昭很直接的提出,此时的张狂,完全可以自行称王,然后以王爵的名义,统领北方四州。

这是张狂下属献上的第一份劝进文书。

张狂接到董昭的上书,当时并没有同意。他在给董昭的回信中,说明了自己“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发展战略,表示如今时机还不成熟,汉德还未完全衰弱,不适合随随便便的就称王。

张狂可是清清楚楚的记得,三国时期第一个称帝的大诸侯袁术,可是在称帝以后,势力飞快的土崩瓦解,最后走投无路,在投奔兄长袁绍的路上吐血而亡。所以,第一个称王称帝的人,结局多半都不太好。

得到张狂的回信,董昭对这个问题沉默了几个月。不过,当吕布向张狂投降,徐州的地盘大半入手之后,董昭再次上书张狂,劝说张狂称王。

只有鲍信等少数军将。对此等结果失望不已,悄悄的从军营中离去。而吕布对于鲍信等人的行径,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未有任何反应。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吕布是这样想的。

伴随着吕布的被迫投降。整个徐州大地,除了彭城国被及时赶到的曹操占据,其余如东海、下邳等地,纷纷轻松的落入了张狂的手中。这个巨大的变故,再次让本来就对张狂的扩张忧心忡忡的南方诸侯,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当中。

于是,从兖州到益州。从豫州到扬州,甚至是从荆州到司隶的官道上,都出现了不少赶着马车飞快奔走的使者。

对南方诸侯所发起的大串联活动,张狂并不是太在意。除了吩咐韦笑多加关注以外,张狂并没有任何动作。事实上,他正在忙于重新架构自己的政权组织模式。

张狂起兵之初。由于人少地狭,采用的是军法统治。等到攻克美稷,开始在河套地区屯田以后,张狂势力才正式开始了民事管理的探索。不过那时候,河套一带依然属于半军半民的管理方式。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民政统治机构。

在并州入手之后,为了统治骤然扩大的地盘,缺乏统治经验的张狂,不得不借用了汉室的统治模式。虽然在军事组织上,张狂一直没有套用汉军的编组方式,但是在民政这一块,几乎是完全照搬了汉室的“郡县乡里”制度。

吞并冀州,是张狂势力发生质的飞跃的关键点。由于将重心放到了冀州,张狂对并州和幽州二地的关注程度明显下降了不少。而当青州和徐州又陆续落入张狂手中以后,原本的州牧治理模式,不但在名义上变得不合适起来,更兼在统治上发生了大量的弊端。

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冀州与其他州,从理论上来说,都是一个平等的大州。可是冀州州牧府却将并州刺史府、幽州刺史府、青州刺史府等同级机构都管理起来了。如此行事,可谓是“名不正言不顺”。不少其他州郡的掾吏,也因此不自觉的抵制起从冀州州牧府下达的各项命令。

对于这种现象,第一个指出来,并提出解决方案的人是董昭。董昭在并州刺史的位置上干了两年,就转到了幽州刺史的位置上。当青州被拿下以后,董昭便上书张狂,认为己方如今的地盘太大,不再适合用区区一个冀州牧来加以统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