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刑徒 > 第二二0章 仁,即为人

第二二0章 仁,即为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叔孙通正色道:“圣人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问不分长幼,达者为先。通愿闻其详。”

“仁,即人!”

“什么?”

刘阚转过身,“我也曾拜读至圣文章,圣人生于忧患之时,礼乐崩坏,道德沦丧……故圣人言礼仪,说道德。一生学问流传下来,从《诗》、《书》、《礼》、《乐》,到后来集经史大成而著《春秋》,其目的说穿了,就是教导我们这些愚昧小子,如何做‘人’。何为‘仁’,人既是‘仁’。

圣人因乐尧舜之道,以尧舜之道为基准,是非于二百四十二年之中,只为告诉我们,什么是人。”

可什么是‘仁’?

却不那么好回答了……也许,就算是那个提出‘仁’概念的孔夫子重生,站在这里也不一定能说个明白。儒家的‘仁’,也许就好像道家的‘道’一样,说不清楚,道不明白,难以作出肯定的界限吧。

孔夫子在《论语-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

又在《卫灵公》里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神以成仁……

甚至连那道家的庄周也跑出来凑热闹,对‘仁’做出了其独特的解释: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

叔孙通闻听,不由得呆愣住了。

刘阚在叔孙通面前坐下,再次发问:“何公,何为社稷?”

“啊,这个……”

“社稷,即为人!”

总之,什么是‘仁’?

这是自孔夫子之后,儒家弟子一直在探索的核心问题。此刻刘阚突然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让叔孙通有些不知该如何回答。低着头沉吟半晌,最终却只能苦笑一声,轻轻摇了摇头。

“都尉,通也不知,何以为‘仁’。”

刘阚背对着叔孙通,神情似有恍惚。

“我倒是有一点想法,但不知何公愿闻否?”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