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书剑盛唐 > 第四百四十五章 捷报至长安

第四百四十五章 捷报至长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诸卿,封赏的事情再说,高昌如何处置?”李世民抛出了这么一个话题,尽管被魏征扫兴了,并没有特别在意。不过这个事情,心里不舒服是肯定的。这东西日积月累的,时间长了一定会爆发的。

群臣议论纷纷,但是却没有人主动站出来说话。对于大唐群臣来说呢,高昌的问题确实很棘手。原因无他,太远了。而且这个时代的交通状况,太折磨人了。

汉朝的时候,开拓西域,接结果而言,牵着了汉朝的大量财力物力,最终因为地域的缘故,一旦汉朝中央政权出了问题,西域不丢也就丢了。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主要还是人口问题。汉朝的人口,还不足以让朝廷大量的往西移民。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移民的耗费巨大,移民的政策,与当时权贵的利益相悖。汉朝的问题,唐朝也必须同样面对。人口增长与粮食产量密切相关,还有就是瘟疫。比如天花、鼠疫。

当然了,人口大面积减少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内乱。任何朝代都是如此。

西突厥还是敌对势力,李诚带着几十个人就把浮图城的守将给吓的投降了。

要知道,那是浮图城,曾经的突厥王庭。即便是现在,那也是战略要地,在突厥有很高的地位,具有象征意义的城市。

李世民听完了不禁心驰神往,赞叹道:“李自成可谓今之……”

不等李世民说完,边上有人开口打断:“陛下慎言!”谁啊?魏征,病秧子一个,还坚持来了。这会一看李世民要乱讲话,赶紧开口打断他。

把李诚封在西域好不好?理论上来说没问题,但是更大的问题在后面。西域那个地方,放在别人的手里,可能就是个苦寒之地,没人愿意去做这个差事。但是落到李诚的手里,没准就是个王霸基业的开始。

这人太能折腾了,必须放在一个不远不近的位置上,才能让人放心。魏征也不是说,李诚有不臣之心,但是话说回来,有时候不是你想不想,而是你的部下推着你往前走。

这人,很多时候的行为,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是被天下大势推着往前走的。就像刘邦,当一个亭长的时候,也只能感慨“大丈夫当如是”。他就没想过要去当皇帝。

要不怎么说诸葛亮被后人推崇呢?他是有取代刘禅自立的能力的,但是他没这么做。

反观王莽,“新政”不好么?放在当时来说,很好,非常好。前提是得到了彻底的贯彻。客观的说,王莽就像一个穿越者,如果他的“新政”在汉朝的框架下,高举汉的旗帜,并且把新政给干好了干成了,而不是选择篡汉。

那么,他的历史地位和评价,将达到巅峰,甚至可能会扭转中华文明的走向。如果你真的去了解一下王莽新政的内容,真的会觉得这家伙可惜了。他就是一个失败的穿越者。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