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铁血帝国 > 第二部 霸业 第九十章 点将选兵

第二部 霸业 第九十章 点将选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被指派为三大航空浮空集群司令官和参谋长的六名将校军官均有过在京师小汤山的国防部甲等装备研究所担任试飞员的经历,每个人的飞行小时数(包括飞机和飞艇)都在1000小时以上,资格最老的郭志飞少将,当年三十七岁,总飞行小时数达2100多小时,是目前全军中惟一飞行小时数超过两千的老牌飞行员,曾与另一名老资格飞行员梁万天一起创造了双人驾驶飞艇连续飞行298小时的纪录。六人中以方永杨最为年轻,时年三十岁,他曾在1898年大元帅刘云参观小汤山研究所时为元帅一行人试飞过被称为“雏鹰”的试制飞机,得到刘云赏识,当即由中尉升为上尉,战争爆发时他担任第1浮空集团之第1攻击大队大队长,率领“强云”飞艇队轰炸海兰泡要塞,首开在这个时空里运用空中兵器攻击地面之敌的先河。

刘步蟾报告中提到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林泰曾中将,资历与能力其实与刘步蟾不相上下,但命运注定不会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甲午战争时,林泰曾任镇洋舰队一分队司令官,在率部开往仁川港时遭日本联合舰队主力袭击,所部损失惨重,但当时主持战事的刘云并未下令处置他,而是将责任归咎于总参的计划不当,随后林泰曾作为镇洋舰队第一副司令官参加了大东沟海战,此战大获全胜,他也得以由此洗刷了仁川之战的耻辱。甲午战后,林泰曾出任镇洋舰队司令官,中俄战前成为东亚联军联合舰队的司令官,指挥中、朝、日三国海军的主力部队。开战一个多月来,林泰曾率部与俄太平洋舰队所部激战多次,基本上达成了将敌舰队封锁于海参崴港内的战略目的。其人在海军中有“厚积薄发、内敛而不乏激勇”的评语,简单来说,就是虽然有些内向,但在谨慎之余,也不会缺乏战斗时所必须的勇气。

在另一时空的历史书中,记载着林泰曾于甲午战争时担任铁甲舰“镇远”号的管带,黄海大海战中,在己方多艘军舰战沉或退出战斗的情况下,他率领本舰与“定远”舰一起沉着应战,顶住了日军的围攻,最终迫使日军主动退出战场。然而在1894年11月14日,林泰曾带领的“镇远”舰在进入威海军港时,因潮汐吹移浮标,又恰逢枯水期,不慎触礁,造成军舰严重损伤,林泰曾在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损管补救措施后,于16日一早服毒自杀,时年43岁。

第二支援舰队司令官严复(原名严宗光)与林泰曾、刘步蟾同为福州船政局一期生,1877年通过了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的入学考试,学习驾驶理论,1879年夏,因其学业屡考优等,又已经过半年舰上学实习,被先期调回国内充当福州船政学堂教习,而刘步蟾、林泰曾等人是到该年冬天才实习完毕并起程归国的。1880年起他开始担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为北洋水师的中下级军官的教育做出了贡献。1890年刘云发动政变后,开始大兴海军,严宗光被任命为新从德国购买的“凤翔”号装甲舰舰长,并参加了甲午战争。就任该舰舰长后不久,严宗光莫名其妙地改名为严复,事后别人问其时,他就解释说“是一位大人的主意”,却不肯透露究竟是哪位大人,知情者无端猜测,认为主要嫌疑犯无过于刘云、文易二人。

其实在另一时空的历史书上记载着,严宗光其人在回国后尤其是在甲午战争后积极鼓吹变法维新,对洋务派的“自强新政”十分不满,认为要救亡图存,抵御外侮,必须学习西方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因此,他以“严复”为名撰写了不少政治论文,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和政治主张, 随后又作了大量的翻译工作,先后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即进化论)、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即《论法的精神》)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等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社会学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天演论》一书,严复在其中赞成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人类优胜劣汰学说,提出“与天争胜”,“自强保种”,在清末思想界颇有影响,并成为了维新派的思想武器之一。

其余几名帝国海军主要将领,也彼此有着在不同时空的相异经历,容后再择要介绍。

“那么,接下来,讨论海军的重新编组问题,就由刘司令做报告吧。”

刘云说道,把视线投向海军总司令刘步蟾上将。

刘步蟾是为帝国第一所近代化海军学校——福州船政学堂——的第一批学生,并与同班同学林泰曾于1875年被前船政大臣沈葆桢派赴英国考察,进入英国高士堡学校短期学习,两年后又与林泰曾、蒋超英一起直接进入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几艘铁甲舰上实习,并获准给予军官伙食和床位优待。北洋水师1885年成军时刘担任舰队旗舰“定远”号管带(即舰长),1890年政变后由刘云的安排,取代原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成为新更名的北洋舰队之司令官,后又出任海军总司令兼镇洋舰队(即联合舰队)司令官,甲午战争中率部在大东沟一战中摧毁日本海军主力,声名远播,战后一直担任海军总司令,主管海军军政,是为当仁不让的海军元老级人物。

在另一时空的历史书中,记载着身为北洋水师“定远”号管带的刘步蟾于1895年北洋水师基地威海卫陷落之前自杀身亡的事迹,但对于刘云等人所在的这个时空来说,那种事情根本就不曾发生过。

原本作为海军总司令的刘步蟾只是主管海军军政,以国防部僚属身份参与内阁决策,但在战争爆发后,由于总参谋部包揽了陆海军的军令编订发布,总参谋长杨正金与他那些主要是陆军出身的幕僚们不堪重负,遂呈请刘云将海军军令系统独立出来,另组海军参谋局,只在政策上上受总参谋部指导。新组建的海军参谋局暂由海军总司令刘步蟾兼管,使得刘步蟾成为了不折不扣的集军政军令大权于一身的“海军独裁官”。

且说在陆海军的编组变动确定后,附属于陆海军的航空浮空部队也需要做相应的改组,于是,刘云又把视线转向了杨正金,那只一脸无辜的“巨大化瞌睡虫”已经摆开了架势,只等着刘云的目光转过来了。

“……鉴于东北方面军已决定重组为东部和西部两方面军,拟将原本分配给方面军和各野战军直辖的航空浮空集群重组为东部和西部两大航空浮空集群……”

“西部航空浮空集群下辖第一航空集团,第二浮空集团,第二和第三航空侦察大队,4个独立航空浮空侦察校射中队,以及若干支援部队,按编制应有8架飞机和36艘飞艇。拟指派原东北方面军航空浮空集群主任参谋兼代理司令官郭志飞少将任司令官,游缓上校任参谋长。”

“东部航空浮空集群下辖第四航空侦察大队和4个独立侦察校射中队,若干支援部队,按编制应有56架飞机和12艘飞艇。拟指派原第一航空集团司令官王升平准将任司令官,马恒明上校任参谋长。”

“大本营直辖航空浮空集群下辖第一浮空集团和第五航空侦察轰炸大队,以及3个独立中队,若干支援部队,按编制应有46架飞机和40艘飞艇。集群司令官为梁万天准将,参谋长为方永杨上校。”

此时已经年过五十的刘步蟾向那位与他年龄不相上下的国防大臣兼署理总理大臣稍微低了一下头,整理一下手中的文件后,以他稍带闽南口音的官话开始报告。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季封锁作战,拟将联合舰队现有兵力分为三个支队,分配不同的任务。其中主力支队由联合舰队司令官林泰曾中将指挥,萨镇冰少将任参谋长,下辖战列舰5艘,装甲巡洋舰9艘,轻巡洋舰18艘,驱逐舰36艘,作战区域在日本海,主要执行封锁海参崴军港之任务。第一支援支队由林履中少将指挥,朝鲜的金风林少将为参谋长,下辖轻巡洋舰8艘,驱逐舰12艘,鱼雷艇73艘及鱼雷艇母舰4艘,作战区域在日本海和黄海之间,主要任务是支援主力支队、警戒黄海海域和对马海峡。第二支援支队由严复少将指挥,日本的东乡平八郎少将为参谋长,下辖老式装甲舰4艘,装甲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10艘,驱逐舰24艘,鱼雷艇33艘及鱼雷艇母舰3艘,作战区域在日本海到日本列岛以北、以东一带,主要任务是支援主力支队,警戒日本列岛和宗谷、津轻各海峡以及对各种登陆作战实施支援。另外,原第二机动舰队改编为本土防卫舰队,由刘冠雄少将指挥,参谋长为程壁光少将,下辖装甲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8艘,驱逐舰8艘,鱼雷艇24艘及鱼雷艇母舰2艘,作战区域在东海和南海,主要任务是警戒东海和南海海域……”

“……新完工的瑞字号战列舰‘瑞仙’号正在进行试航和紧急训练,估计十二月中旬可编入作战部队。除此之外,在明年五月之前,不会有更多的主力舰可编入现役,因此必须在海参崴封锁作战中尽可能地保存我方的主力舰……”

“另外,今年七月初开始改建的两艘水上飞机母舰‘飞鹰’、‘天鹰’预计可在明年一月份完工,拟在此两舰基础上组建第一航空战队,编入联合舰队,为舰队提供侦察和炮火校射支援……”

对于刘步蟾的报告,众人都没有太大异议,事实上,刘云从2025年带来的特种部队官兵中没有一人是海军出身,刘云本人甚至还有些晕船。自1890年政变以来,海军一直是交托给刘步蟾之流的海军元老管理,刘云的嫡系军官团从未有效地渗透进海军中,刘云也只是不时通过总参谋部和国防部对海军施加某些政策性影响。相对于遍布刘云嫡系鹰犬的陆军尤其是禁卫军,海军的独立性要强得多。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