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朱明画卷 > 第七十六章 诊脉

第七十六章 诊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主仆二人对视一眼,仪华忙穿鞋下炕,由阿秋扶着迎上前去,便见一扇开的禅门从外推开,朱棣、道衍他们走了过来。

朱棣亦起身,不露喜怒的受了礼。

道衍不在意朱棣隐藏情绪,笑意加深道:“贫僧和王妃略有交情,又微懂医理,可否自荐与王妃探脉?”

道衍祖上历代从医,医术不是等闲之辈可比。朱棣一听他这样一说,自是求之不得,即刻伸手做“有请的”姿势,笑道:“那有劳大师了。”

道衍也不推让,率先走出禅房,领朱棣向仪华歇下的院落走去。

此时,天色已全暗,黑夜悄然而至,白日喧嚣的凡尘已趋寂然,只余几只夏蝉不知疲惫的鸣叫着。

道衍听朱棣隐含怒气的话,却不予附和,反而朗笑道:“晋王确实有谋略,守边以来功效颇多。”

朱棣神色一沉,薄唇紧抿一言不发。

面对朱棣隐隐的怒色,道衍依然笑得从容不迫,徐徐道:“晋王虽有谋略,被今上所器重,但他太急功近利了。”

说着一停,道衍眼带深意的看着对桌而坐的朱棣,再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贫僧一直认为不当得!晋王此次是很费了一番功夫,让王爷实力大折,又受圣上责备。可他未想过,因他指使御使上奏,才导致这一次风波遍及天下,伏诛人数不下一万!那这一万余笔血债又由谁来偿还?”

昏暗的灯光下,朱棣深眸中利芒一闪,却仍未置一语。

慵懒的倚在凉炕上的仪华,听着窗外“唧唧喳喳”的蝉鸣声,先会儿用温水泡脚而带来的松懈,已被焦急所取代。当她又一次失望的从禅门处收回目光,忽听“吱呀”一声木门作响,随即就见阿秋眼中含喜的疾步走了进来。

“你们先下去吧。”甫一进屋,侍立四下的侍人即入眼帘,阿秋立马脸色一正,向他们肃声吩咐道。

待他们行礼退下,仪华盈盈而笑,撑着手肘欲坐起身,道:“事已妥当了?我猜王爷也该要往这边来了。”

阿秋上前搭了一把手,边搀着仪华坐了起来,边笑道:“打发了一个小内监回去,就说是让他回去通禀魏公公收拾寝殿,再一道拿个物什过来。回来时遇到德公公问了,他听了也没疑什么。”

这话刚一落下,就有陈德海在外“咚咚”叩门,禀道:“王妃,王爷和道衍大师来了。”

道衍见朱棣周身气息顿减,知他已听进这袭话,微微一笑,道:“在天下人乃至圣上眼中,王爷其实是吃了暗亏。如此,王爷何不顺势而为,把握住这次的时机,暂敛锋芒暗中强势!”

听毕,朱棣心间霍然一开,舒展浓眉淡然一笑;又翻开一只紫砂茶盏倒了一杯清茶,一饮而尽后,淡淡的转移了话题道:“大师,你可还记得一年前本王与王妃受行刺一事?”

道衍呼吸一顿,突然眼中一亮,笑道:“晋王这次可是做了大好事了,这吴奋儿也是一个懂得抓住机会的人。”

见道衍一语既中,朱棣心下微诧,面上却容色不变,道:“吴奋儿的事让朝廷损了颜面,本王估计不日父皇就会派大军镇压。到时消息传到北平之时,镇守北平的大将也该派来了。”

道衍听他这话,晓是朱棣心中不甘犹在,只道一句“中山王逝后,再派大将至北平不过是迟早的事”,即便起身双手合十,朝朱棣躬身一礼,道:“王妃怀有嫡脉,贫僧还没向王爷道一声恭喜。”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